2021

/1007

今天老爹生日,他一大早就出门买菜回来,还拎了俩鲫鱼,神气道:这可是纯正本地野生的。过了没一会,我正吃着粥,大姑也拎着一只昨儿已杀好的家养小土鸡来了一趟。于是原准备午餐解决掉的几条海鱼和老爹刚买的鸡翅尖就又被冻进了冰箱。我娘亲其实对这两条野鲫鱼的“野性”仍有所怀疑,但我一入口便立马有了判断:野的,没问题!

上次吃有这种口感和味道的鲫鱼大约还是小时候。当时还没搬家,我也有好多想吃的,有烧烤摊上的油炸鸡腿和鱼丸,老菜市场的卤海白菜,还有超市里的双汇王中王,但论及味道,最鲜美的还是我娘用高压锅炖的鲫鱼肉汤,盖都没开我就能感觉到香飘十里了。那时候的鲫鱼没有土腥味,也很有嚼头,入嘴咬起来不会像吃米糊一样化开。若是用煎的,那光用鱼汤我也能拌掉一碗饭。

以前常吃的部位是鱼肚皮(鳃盖旁那一大块平整的肉),原因我记不得了,可能是因为卡过刺。有一次印象最深:人家医生正下班吃着晚饭了,结果被我爸和小舅给请回了诊室,然后头戴十分亮的大圆环灯,帮刚刚同样是在吃晚饭的我取出了一根大约六、七毫米的鱼背小刺。我爸之后还把这根刺收藏在了他烟盒外没有撕掉的透明塑料膜内,周末在外婆家展示了一圈。

如今想吃的倒是没有那么多。每当我妈和老姐去超市前问我想要点什么零食时,搁以前我可能说想吃酱鸭腿,但现在我觉着它没那么好吃了(不过如果买来了我自然还是要吃的)。我去买菜前,娘亲也总会问我中午想吃啥菜?我一般都答:番茄。番茄确实好,只要会炒蛋,那么番茄切好片后下油锅与炒好的蛋块和一和,番茄炒蛋就出炉了,这也是我在学校食堂对素菜水平唯一看得上眼的一道菜。

学校的地理条件实在不能不令人不满意,不能指望一小时车程外市区的哪个菜场商户会特意配送鲜鱼至食堂,而且食堂商户也不一定愿意采购,毕竟处理起来多麻烦呐。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许久未吃过鱼的我偶尔尝了一次二食堂张记的酸菜鱼片后,这酸爽,不敢相… 咳,讲串了。这鱼居然还挺好吃,白花花的肉片,薄厚均匀,刺儿也不多,配上花椒、酸菜等一起煮出的鱼汤能很快地吃完饭。不过后来老胡强力推荐的一楼新开的煲仔饭给得真的太多了,它的鸡腿和鸭腿也非常好吃,实在无奈呀,只好吃它了。


前几日 @北厂 在群里分享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江南’一词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看来有不同的含义”,所以他想来问问我们南人的看法。@小人物 开玩笑说,他认为就是指包邮区。我一想,包邮?可上海在入海口,那怎算得江南,不算滑稽.png!后来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当时课本上老是学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就也老以为自己生活在平原,但后来有次在知乎上看到了有位网友关于中国地形图的分享与介绍,才知道真正的平原都是华北那样一望无际。@北厂 跟着在群里说到:从郑州一路向北到京城确实是一马平川大平台。


今天把博客的图标翻新了一下。然后根据从苏卡卡的博客摸来的经验,把翻页区也给修了一下,现在能看见当前页和总页数了。


/1008

一直都是过的农历生日。前两年在学校时室友给我唱过生日歌。今年在家,仍是吃的鸡蛋面。感谢老万第一时间发来贺电。还要感谢在今天的公历日子给我发邮件的QQ邮箱团队,他们唱的生日歌很好听。